珍稀币枣红背绿火爆的来龙去脉


大唐收藏网 2016-01-04 16:34:55 浏览量:12

珍稀币枣红背绿火爆的来龙去脉

   当今的集币市场,可以用“火爆”二字形容,以纸币为尤,其中又以退出流通的纸币为甚,第三套人民币一角券的两个版别——“枣红”、“背绿”更被誉为珍稀币。在不少人关注其价位不断攀升之时,本文想就“枣红”、“背绿”产生的始末追根究底,作些探讨。

   动荡的国际关系、艰难的国内经济决定了“枣红”的生命周期

  “枣红”是第三套人民币最早投入生产的品种,由中央美术学院的专家葛维墨设计,由我国著名钢板雕刻大师吴彭越雕刻。正面主景反映的是“干部下放劳动锻炼”的内容,采用的印制工艺是双面凹版印刷,使用的是从苏联进口的“小五星”水印钞票纸,于1962年4月率先发行。

  其实,在“枣红”一角券发行之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着手研究其停印和改版的问题了。笔者分析主要原因为:落实周恩来总理的重要指示。周总理早在1959年2月就提出:干部下放劳动锻炼(已然设计上报的一角券上的主图景)是国家较大的改革,但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应在钞票上增加这个内容。周总理建议将这两个内容结合起来放在一角券上,因为一角券流通数量较大,青年学生也经常接触,这样对他们有教育意义;贯彻中央“增产节约”的方针。1961年党中央提出了“八字方针”,对战胜国民经济严重困难采取了重大决策。中国人民银行积极贯彻中央精神,于当年10月向中央请示缩小人民币票面尺寸以节约原材料的问题,得到周总理的同意。11月,时任人民银行行长曹菊如提出:再缩小角币尺寸,使得主(元)辅(角)币之间的距离更为明显,因辅币印量较大,所以经济效益会更大,辅币的印刷方式可以考虑做到简化。为此1962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呈文给国务院,提出为进一步贯彻“增产节约”的方针,将三种辅币(5角、2角、1角)的尺寸再加缩小。请示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迫于原材料的匮乏,“枣红”的生产时间是1960年到1962年,正值中苏两党关系紧张的时候。1960年7月苏联政府决定立即召回在华工作的全部苏联专家,废除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各项协议。当时我们从苏联进口的钞票纸已经所剩不多,作为小票面的一角券不可能再继续使用;解决印制工艺复杂、效率低下的问题。“枣红”的印制工艺是两面凹版印刷,工艺相对复杂,生产效率不高,产量与货币发行需求尚有距离。在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呈文国务院的请示中,也提出简化印刷技术的问题一并得到批准。“枣红”随即停止了印刷。

   复杂的流通环境、敏感的时代背景让“背绿”过早退市

  “背绿”是在自力更生、厉行节约的旗帜下诞生。新版一角币,换纸是必然的。为解决钞票纸的问题,国家在河北省保定市筹建自己的钞票纸厂,从无到有需要勇气、需要志气,当然也需要时间,因为要对技术难关一个个突破。钞票纸的研制被列为“国家十年规划重点项目”,前后五年,历尽艰辛。1960年,第一张无水印钞票纸试制成功,解决了新一角券生产的“无米之炊”。

  根据周恩来总理曾经对一角券设计提出的建议,中国人民银行于1959年6月6日将修改后的一角券及其他角券、元券设计稿一并上报中央,获得同意。1963年,新版一角券开始生产。票面主景由中央美术学院专家侯一民设计,仍旧由吴彭越大师雕刻。除票面主景、图案装饰发生很大改变外,民族文字也由正面移至背面,冠字号码由背面移至正面,票幅尺寸由112毫米×52毫米缩小为105毫米×50毫米,主色调由红棕(俗称“枣红”)色改为浅棕色,背面为深绿色、棕色,“背绿”由此得名。印制工艺是正面为凹版印刷、背面为胶版印刷,生产效率得以提高。改版后的一角券于1966年1月开始发行。

  “背绿”在流通中遇到了麻烦。此前,新二角券也于1962年投入生产,1964年4月发行面世。由于新二角券正、背面的主色调均为绿色,背面汉语拼音行名、国徽、民族文字的位置与新一角券相同,面额数字周围的图案极其相似,因此在一角券“背绿”和新二角券混合流通过程中,有些群众反映二者的颜色近似,不易分辨,有的地方还曾为此引起过纠纷。加上第二套人民币的一角、二角还在流通,市场中票面多且乱,人民群众反映较大。中国人民银行党组对此十分重视,几次讨论并制定多项措施,其中就有:适当收回一部分新二角券,以缓和新一、二角券同时在市场上流通而产生的矛盾;立即着手改变新一角券背面的颜色。当时央行的印制管理局修改了一角券,人民银行将票样报国务院财办,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批示同意,并要求“立即准备,必须办好。”

  “背绿”停止了生产。印钞厂转入生产第三个一角券的筹备阶段。位于上海的国营五四二厂开始了积极的找色、打样,位于北京的国营五四一厂停止新二角券的生产,也投入了研制与试生产的准备工作。新一角券开始批量生产,正背面主景、花团、装饰、文字均未发生变化,只是背面的颜色由深绿色改为棕色,印制工艺进一步简化,改为正、背面胶版印刷,生产效率得到大大提高。新一角券于1967年12月发行,一直流通到八十年代末期。

  中国人民银行从1967年12月开始对“背绿”一角券只收不付,从1971年11月开始对“枣红”色一角券只收不付。笔者认为,银行此举应是为了减少流通中的同一面额的票种,净化流通环境。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印制数量较小、银行较早地限制“枣红”、“背绿”的流通,却成就了它们今日的“尊贵”,成为集币市场上的珍稀品种,致使有些人听到“枣红”、“背绿”就会竖起耳朵,就会两眼放光。

  其实,一张新币的诞生,一张新币的寿命,只是历史机缘而已。关注第三套“枣红”、“背绿”不仅仅要看不断攀升的市场价格,更应当看到它们身上折射出的历史风云、经济发展与时代变迁。关注货币,研究货币文化并从中得到启示,这也是不应忽视的层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