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币的种类及市场价格行情


大唐收藏网 2017-06-13 14:42:34 浏览量:21

  第三套人民币有哪些种类的纸币,现在价格如何?相信很多收藏爱好者都想知道的,以下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到1974年1月5日全套各面额发行齐全,前后历经12年时间。这套纸币全套共计1、2、5角,1、2、5、10元七种面额,含9种基本版别(一角券有3种基本版别)的纸币。如果按纸张、油墨、印制工艺和冠字号码的细节划分,可以进一步分出24种以上版别。

  为了实现全面自力更生,使人民币纸币完全国产化,并且出于不断更新换版,预防敌对势力伪造的考虑,早在1955年初第二套人民币刚发行时,中国人民银行便着手组织规划设计新一代人民币纸币设计方案。1959年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更换新版人民币的请示》;2月14日,又将新版人民币设计画稿的主题思想上报中央政治局审阅。周总理阅后作了十分详细认真的批示,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遵照总理的批示,由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罗工柳、侯一民、王式廓、周令钊等专家主持,组建了包括印制系统各专业技术人员的新版人民币纸币设计绘制小组。经过美术专家和印刷专业技术人员的密切合作,反复修改,制订出一套新的人民币纸币设计方案。

  1959年6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上报了修改后的新版纸币设计图稿。其中大部分券种的设计获得了批准,作为第三套人民币纸币的品种,开始陆续投入生产、发行面市。但10元券因正背面图案及水印内容没有确定,其设计方案再次退回修改,直至1965年6月18日,正面图案“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背面图案“天安门城楼”的设计方案才得到批准,因此票面制版年份也随之改成了“1965”。

  5角券也因周总理在审批设计稿时提出“角券中是否应有一个反映轻工业”的意见,经历了多次退回修改,至1972年7月24日才上报了“纺织车间生产图”的最终设计稿样,7月26日得到国务院批准,因此制版年份改成了“1972”。

  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主题思想鲜明,内容彼此呼应,极富民族特色。1角券正面图案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象征着文化教育新改革;2角券为“武汉长江大桥”,象征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5角券正面为“纺织车间生产图”,象征轻工业。这三种角券的背面分别采用菊花、牡丹花、梅花和棉花组成的图案,象征百花齐放,欣欣向荣。1元券正面为“女拖拉机手”,象征农业,背面的“天山放牧”象征畜牧业;2元券正面为“车床工人”,象征机械工业,背面的“石油井架”象征石油工业;5元券正面为“炼钢工人”,象征钢铁工业,背面的“露天煤矿”象征采矿业;10元券正面为“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象征人民参政议政,当家做主,背面以红色牡丹花和彩带衬托天安门,象征伟大祖国的富强和团结。

  第三套人民币纸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行名仍采用马文蔚先生的书法字体,但汉字面值和大写数字由手写体改成了印刷宋体字。

  这套纸币还在原先设计有蒙文、维吾尔文、藏文的基础上,接受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建议增设了壮文,按蒙、藏、维、壮的顺序依次排列。四种少数民族文字印制位置也根据票面图案布局进行了重新调整,进一步方便了少数民族群众使用。

  第三套人民币纸币各面额的票幅尺寸,均比同面额的第二套人民币有所缩小。这是因为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连续遭受天灾人祸,各类物资都十分匮乏,为最大限度地节约原棉等纤维原料和胡麻油消耗,央行特意对第三套人民币纸币的设计尺寸按一定比例缩小,既便利了流通使用,又节约了生产成本。

  在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中,美术专家和专业设计人员集体创作,充分发挥了各自的长处。我国旧式的钞票设计,主要图案一般被围在一个封闭式的矩形花框内。在设计第二套人民币时,设计人员已经做了一些打破这种旧模式的尝试,改为票面上下有边框,两侧开放。第三套人民币则做了更大胆的突破:完全取消了上边框,下边框也予以部分取消,或者做了较大的变形,成为富有民族风格的开放式构图,从而在较小的票幅上表现出了开阔的画面。

  这套纸币除主图景制版完全采用手工雕刻外,面值文字的衬底花纹或花符图案多采用机雕技术。例如10元券面值衬底,则是利用机雕网状线与手工装饰相结合,形成向日葵花盘的效果。在其他票券面值衬底图案设计中,还使用了接线技术,大大提高了钞票的防假性能。

  为完成工艺要求高、难度大的制版工作,吴彭越、鞠文浚、林文艺、刘国栋、赵亚云、苏席华、王雪林、高增基、贾绪丰、张永信等艺术家共同会战,充分发挥各自雕刻特长,手工雕刻与机器雕刻相结合,使第三套人民币的艺术性和防伪性更为突出,尤其是吴彭越先生雕刻的5元券正面“炼钢工人生产图”和鞠文俊先生雕刻的1元券背面的“天山放牧图”,堪称纸币印版雕刻艺术的精品。

  早期人民币由于印刷技术所限,主图基本上是单色的,既不够美观,也不利于防伪。第三套人民币的票面除了有一个基本色调外,还采用了多色印刷技术,这就使得画面色调活泼、丰富,又提高了防伪性能。

  为高质量高速度地印制第三套人民币,及时满足市场流通需要,印制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沈永斌、李根绪、刘正祥、柳溥庆、陈彭年、鲍振增等和有关单位技术人员通力合作,突破了印制设备的技术难关,终于由河北保定604厂造出了我国自己的103系列国产钞票专用纸,从此结束了我国水印钞票纸依赖外国供应的历史。103系列产品最初包含五种型号,分别是:103-0号天安门固定水印纸、103-1号国旗五角星满版水印纸、103-2号空心五角星满版水印纸、103-3号无水印纸、103-4号空心五角星/古代布币混合满版水印纸。

  第三套人民币中最珍稀的品种,分别是1960年版枣红色壹角,以及1962年版深棕/江绿色壹角(分“无水印券”和“空心五星水印券”两种版别)。

  1960年版枣红色壹角是第三套人民币中最早投产发行的品种,于1960年开机印刷,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

  它的画面主题最初设计为“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后因周总理建议:我国中小学生日常使用壹角券比较多,建议将这个面额纸币的设计主题与教育事业联系起来。所以设计人员将主题改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面主图设计为人群携带劳动工具从楼房中走出,既可以理解为学校师生,也可以理解为机关干部,兼具两种主题的特征,共同反映智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政策。

  1962年3月31日,鉴于当时印刷设备和原材料供应紧张,中国人民银行向国务院上报请示:为进一步贯彻增产节约,提高印钞产量,保证发行需要,申请将已经获批投产的第三套人民币1、2、5角纸币设计方案的票面尺寸再加以缩小,并简化生产工艺,将原设计的双面凹印改为单面凹印,以便节省纸张、油墨,并可减少凹印机的使用数量,将机器转用于印刷壹圆、贰圆纸币,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

  该请示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于是中国人民银行组织设计了一种票面尺寸缩小的1962年版深棕/江绿色壹角,主题仍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画面视角略作修改,由人群右侧视角改为正面视角。这种1962年版壹角投产后,1960年版枣红壹角随即停产,并作为一个过渡性品种,从1969年开始,由各地银行网点进行回收销毁处理。

  1960年版枣红色壹角纸币采用了库存剩余的苏联进口特1号水印钞纸印刷,双面凹印工艺,花纹精美,质量过硬,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它经历了长期的回收销毁,目前存世数量已经不多,目前在收藏品市场上,它的全新品单张价格约为六千元左右。

  1962年版深棕/江绿色壹角于1966年1月10日开始发行流通,但发行后很快有群众向央行提出意见:这种纸币部分背面花纹为绿色,与同期流通的1962年版二角纸币颜色相近,容易混淆。并有个别人趁光线昏暗时故意将这种一角纸币背面向外折叠,冒充二角纸币使用。

  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匆忙在1967年12月15日发布通知,宣布修改1962年版一角纸币的颜色,将原先的配色:深棕色和江绿色改为酱紫色和桔黄色。已经发行出去的深棕/江绿色壹角,由各地营业网点进行回收处理。这种一角纸币的实际发行期只有一年多,有些偏远地区甚至尚未见到它,央行便已经开始回收了。

  1962年版深棕/江绿色壹角先后采用过103-3号无水印钞票纸和103-2号空心五星水印钞票纸印刷。其中无水印纸比例较大,印成的这种无水印1角纸币目前在纸币收藏领域被称为“背绿一角”,全新品单张市场价二千多元。用空心五星水印纸印刷的数量极少,称为“背绿水印一角”,是第三套人民币纸币中最珍稀的龙头品种,目前市场单价接近四万元。

  币王背绿水印券

  第三套人民币是我国目前发行、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 2000年7月1日才正式停止使用,流通时间长达38年。这套人民币主题思想鲜明,设计风格新颖,券别结构合理,印刷工艺先进,在我国货币发行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是人民币纸币收藏领域很有升值潜力的一个版块。

 

标签: